yIGF.TW 第一次線上小聚:會後回顧
這次是 yIGF.TW 的第一次小聚,與會者有來自東京、新加坡、大專院校以及 TWIGF MSG 的青年,很高興這次能邀請大家一起交流討論!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整理出幾個在這次的小聚的重點,分享給大家。
台灣網路青年論壇
台灣網路青年論壇是早期的一個社群,隨著時間流逝已逐漸沒落。
前管理員表示,這個社群由前 NII 來執行(陳文生,現任 TWIGF 常務監事),且該社群早期與治理無關,單純是公民自決(如: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與網路論壇等。
而後來,因為領域與職涯的關聯不高且時間的流逝,很多人最初靠著熱情默默的就沒有繼續發展下去了。
俄烏戰爭對網路治理的衝突
在討論中,有不少青年提到俄烏戰爭所帶來的啟發。其中包括政府對立面、Internet Resource/ Domain 被要求收回即停止解析,以及 ICANN 因為蘇聯解體而收回 .su 網域等等。
之後我們也會在 yIGF.TW 部落格中,詳細介紹這幾個主題。
來自台大政治系的朋友表示,政治學與網路治理其實是對立面,其當初在接觸此領域時,花了不少時間適應。
國際網路技術社群
時常參與 NOG 與其他技術社群的朋友,分享他從 RIPE NCC 以及 APNIC Conference 時接觸網路治理的。許多網路資源分配涉及政策討論,各個網路社群又有相對應的 Working Group。網路治理雖說是一個統稱,但其涉及的範圍非常廣,並且跟技術息息相關。
人工智慧的誕生,也需要多方利害關係人共同討論,來決定是否約束或給予更大權力。
因為學校課程而啟發
交大科法所、APIGA (Asia Pacific Internet Governance Academy)
來自交大的朋友表示,是因為大學時修了一堂計算機網路概論開始對於網路有基礎認識,出於好奇參加了 NII 舉辦的 ICANN Workshop,就進入網路治理的世界。
後來也有機會參加了在韓國舉辦的 APIGA (Asia Pacific Internet Governance Academy),認識了網路治理各領域的領導者,也藉由這個機會更深入的了解 Internet Governance 的重要性。
網路治理的圈子雖然小,但是資源豐富,尤其是各方面的專家們都很願意努力的將這個圈子擴張,會很樂意的分享並協助剛踏入這領域的人,讓他們感到溫暖而不陌生。